(资料图片)
海西新闻网讯(柴达木日报记者吴婷婷玖太本)今年3月,浙江援青正式启动了医疗公益项目——海西州脑卒中高危人群早筛早治。这是浙江援青指挥部和医疗团队共同努力,送给海西州人民的一份“健康大礼”。截至目前,海西州人民医院已完成50多例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免费入院检查,并对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成功进行了免费的神经介入手术,浙江援青医疗好声音在海西大地唱响……
浙江省援青指挥部于本年度开展“援青微实事”——海西州脑卒中高危人群早筛早治,旨在全面加强科普宣传,提高海西州各族群众对于脑卒中的认识,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缓解州内脑卒中患者筛治难题,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升各级医疗机构脑卒中的防治水平,最大限度解决脑卒中患者的疾苦,让全州各族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浙江援青的温暖。
去年8月,浙江援青医疗专家、海西州人民医院院长单国栋带领团队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深度调研。正是这次“摸底”让团队意识到脑卒中是海西州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海西州地处高原,高寒缺氧的自然条件、以牛羊肉为主的饮食习惯等,让当地民众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与此同时,在神经介入治疗方面几乎“零基础”的海西州人民医院,正面临基层防线失守的困境。当地民众发生脑卒中意外时,通常选择经州人民医院转院至省会大医院。但超过5个小时的路程,往往会让患者错过黄金救治时间。
脑卒中起病凶险,对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浙江援青医疗团队中虽有这方面的专家,但单国栋院长认为“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他们将目光落在了“治未病”上——以公益项目的形式在海西州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早筛早治。“输血不如造血”这句话一直深深刻在单国栋的脑海里。“是第四批援青医疗队的‘红船五复’行动给了我们启发。我们目前开展的海西州脑卒中高危人群早筛早治项目,患者可以享受到免费的检查治疗,不仅是一个惠民政策,同时也能在检查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专家手把手的指导,相关的科室专业技术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都会有长足的进步,而且,我们以后还会通过更多的公益项目,让医院总体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海西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援青的目的也就达成了。”他满怀期望地说,“目前,我们已在谋划消化道早癌的早筛早治等公益项目,切实为‘健康海西’做一些工作和努力。”
在单国栋说话的时候,浙江援青医疗专家、海西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严敏正穿着30斤重的铅衣,进行着海西州首台脑动脉狭窄的支架植入手术。这名患者之前因两次突发脑梗,曾在海西州人民医院住院,后来接连去了省上和外省医院检查治疗,脑血管扭曲明显,狭窄部位情况复杂,手术风险较大,多家医院都不敢为其做手术。后来患者家属得知这个浙江援青公益项目,便来到海西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咨询,通过与严敏的沟通,也侧面了解到严敏在脑血管疾病领域的高超技术,家属坚定了在本地治疗的决心。最终,手术得以完美成功,患者及家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张先生说:“真是太感谢了,我们辗转多家医院都没能看好的病,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这么好的治疗,我们不仅不用四处奔波,而且还是免费治疗,感谢浙江援青专家,感谢海西州人民医院,感谢严敏主任,感谢所有的医生护士。”
这台手术结束后,严敏马上又为第二位患者成功进行了脑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手术。这名患者家庭经济困难,这次通过浙江援青公益项目得到了免费的脑血管检查和治疗,为其家庭减轻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对此,患者儿子说:“谢谢你们,把我父亲的病免费治好了!”连续做完两台神经介入手术后,严敏主任休息了片刻,随后回去病房查看了手术病人的恢复情况,看到两位病人都恢复良好,他才放心下来。“两台手术都比较顺利,患者本人和家人都非常开心,不仅能够在当地治疗,而且还是免费,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严敏说,“在援青期间,能够为海西州老百姓尽自己的一份力,我非常开心。”
两位患者已在术后3-4天出院,并向海西州急诊科医务人员送上锦旗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